服务热线
400-637-7717
备案专员
0760-88308377
经常点外卖的小伙伴应该知道,外卖平台上很多商家都设置了打包费,可能外卖订单总额40元,打包费就要四五元乃至上十元。
其中冒菜、烧烤、早餐等店铺成为打包费累计计费的重灾区。消费者每选择一个单品,就会额外累计一份打包费。 部分店铺还会对店内所售的低价赠品收取打包费,包装费价格甚至超过了赠品的价格。然而实际收到外卖时,尽管打包费逐个累计,实际的外卖包装也不过一个盒子、一个袋子。 过去人们抱怨配送费比较贵,自外卖平台实施灵活收取配送费制度后,消费者又遭遇了外卖包装收费乱象。此前,媒体就先后报道了“两个馒头收两份打包费”、“烧烤外卖按串收费”、“13元奶茶打包费竟要4元”等种种现象,不少消费者质疑这是一种资源浪费 然而对外卖设置的包装费,消费者无法勾选“取消”,只能被动接受。 那么是谁赚了消费者支付的包装费呢?各方说法不一。 有外卖平台工作人员称,包装费是由店家自己设置的,费用也是付给店家而非平台。 不过,商家对平台的说法并不买账。 有商家表示,“打包费”或“包装费”这一名目,实际上都是由外卖平台设置,系统自动生成的,他们作为商家是无法取消的,但是价格和商品售价,可以由商家制定。 还有商家认为,收包装费,是因为现在平台抽成高,加上各个商家之间低价竞争,也是迫不得已。毕竟增加菜价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只能选择增加包装费。这对大多数店家来说是为了贴补损失做出的选择,不加包装费就要加菜价,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一样的。 曾有网上商家分享出了后台数据,数据显示,一份20元的餐,在平台上成交之后其中5元多的费用都会交给外卖平台,而只有10余元到了商家手上。但这10余元对于商家来说,扣除成本费后,利润可能所剩不多。 也就是说,扣除外卖平台抽成和付给外卖小哥的配送费后,商家的实际收益通常不到顾客实际实付金额的一半。商家被平台和顾客夹在中间两头受难,顾客又不得不支付比线下堂食更贵的价格,真正的受益的只有外卖平台。 总的来说,打包费的存在并非必须的,不管是平台还是商家所为,不过是为了“盈利”,而最终亏的还是消费者。针对此现象,消保委发文称需要管一管了。 日前,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外卖包装收费专题研究结果,并指出外卖包装具体收费规则的缺失造成了3个痛点问题: ①收费贵,消费者支付了远高于实际成本的包装费; ②餐品按件收费,实际却只是简单包装; ③在不同平台同货不同价。 另外,上海消保委还发现,商家在销售外卖的同时实际上也在卖包装物,包装物本身能带来利润,而且通常越贵的包装物利润空间可能越大,所以商家存在多用或者用较贵包装物的情况。而这很可能既让消费者多花了冤枉钱,又衍生出包装浪费的问题,以及再回收时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对此,上海消保委认为无论是通过立法立规还是平台发布指引等方式,都应该制定出更为细化的外卖包装收取规则,将外卖包装物的名称、材质、规格、单价、不同品类食物的打包方式、包装费的收取规则等关键内容予以规范。同时,其也公开呼吁商户应把外卖包装的选择权交还给消费者,有效实现外卖包装的减量和反浪费。 事实上,外卖有些收取包装费的行为在法律上已涉嫌变相捆绑消费、强制消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其提供的或者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 按说,为了应对成本压力,商家收取一定的包装费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打包费收多少、怎么收,不应该完全由商家“说了算”,更不应该大幅超过餐盒本身的成本。 正如前文所述,消费者买了2个馒头被收2次包装费,1个馒头1元钱,包装费同样为1元,包装费已和商品售价持平,对于消费者而言,怎么看都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要解决包装费的问题,除了上海消保委提及的建议,也就是需要有关部门、平台适时出手管理,让外卖打包费“明码标价”外,还希望商家能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提供可供选择的打包方案,在收费上更要合理公道。 你认为平台商家收取打包费合理吗?你会因为打包费较贵而放弃点外卖吗? |